赵晓原创

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痛苦?——不同的回应,塑造不同的生命和世界

首页 /

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痛苦?——不同的回应,塑造不同的生命和世界

作者:赵晓

痛苦,是人类共同的经验,也是一个终极问题。然而,不同的文化如何理解痛苦,决定了它如何塑造人的生命,甚至决定了世界以及文明的命运。

当一个社会面对苦难时,它的回应决定了人们是选择逃避、顺服、反抗,还是在痛苦中找到更深的意义,最终将带来个体生命与社会文明的不同结局。

一、世界上一般的回答:痛苦的偶然、宿命或轮回

在人类历史上,各种哲学和宗教都试图解释痛苦的来源,并给出应对之道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回答:

1. 无神论:痛苦是偶然的,没有意义

现代无神论认为,世界是进化的结果,痛苦和灾难只是物质世界随机事件的结果。

错误之处:

如果痛苦只是随机的,那为何人类有对公平正义的渴望?

科学可以解释痛苦的成因,却无法解释痛苦的意义。如果一切都只是生物反应,人类为何还要在苦难中寻找希望和答案?

文明的塑造

无神论文化往往使人对苦难采取犬儒主义(Cynicism)或享乐主义(Hedonism),追求短暂的快乐,而不去思考更深的意义。

许多现代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(Nihilism)正是这种思维的结果——没有终极目的,痛苦只是偶然,人生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。

许多中国社会的及时行乐、娱乐至死、行为短期化以及物欲崇拜、强权崇拜、丛林思维,也都是根源于无神论的终极虚无思想。

2. 佛教与东方宗教:痛苦是因果报应(轮回)

佛教认为,痛苦源于“业力”和“轮回”,即前世的行为决定今世的痛苦。

错误之处:

这让受害者变成“罪有应得”的人,缺乏真正的怜悯。

现实中,许多好人遭遇不幸,恶人却得势,这与“因果报应”的理论无法匹配。

文明的塑造

许多受佛教影响的社会(如印度和部分东亚文化)对苦难采取宿命论(Fatalism)的态度,认为人只能接受命运,而不是努力改变。

“等级制度”的合理化——穷人、残疾人、奴隶等被视为前世罪孽的结果,因此不值得同情和帮助。种性社会得以长期维持。

3. 伊斯兰教与宿命论:痛苦是神的命定

在伊斯兰教中,一切都由安拉(Allah)决定,人只能顺服。

错误之处:

这种观点让人觉得神是冷漠的独裁者,不在乎人的感受,只要求服从。

人,也因此无法与神建立真正的爱和关系,而只能像奴隶一样服从。

文明的塑造:

许多伊斯兰社会高度强调“顺服”,缺乏个人的思辨精神,在面对苦难时,容易采取被动的态度,而不是积极面对和改革社会。

这也是为何许多伊斯兰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挑战,因为过度强调神的“主宰”,而不鼓励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。

二、中国文化的回答及其局限

中国文化受儒家、道家、佛教等思想影响,对痛苦的解释和应对方式独具特色。

1. 儒家思想:痛苦是人生修炼的过程

儒家认为,人生的苦难是对道德品格的考验。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。”

错误之处:

这种观念过于合理化、正面化苦难,并过分强调人的努力,而忽略了神的恩典。

现实中,有些人的苦难并不能带来成长,而是摧毁了他们(如战争中的儿童、被迫害的无辜者)。

文明的塑造:

这种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,但同时也让人习惯于隐忍,不去质疑不公。

许多中国人面对苦难的第一反应,至今仍然是“逆来顺受”,而不是去追求公义和改变社会。食物有问题,自己种菜吃,而不是追求建立安全食物供应的制度。饮水有问题,那就换桶装水,而不是建立健康饮水的制度保障,等等。现在药物又出了问题怎么办呢,难道自己开药厂?

2. 道家思想:痛苦是“无常”,要顺其自然

道家强调“无为”和“顺其自然”,认为痛苦只是宇宙运行的一部分,不必执着。

错误之处:

这种消极的态度忽视了人内心对正义、爱和怜悯的渴望。

文明的塑造

这种思想让中国文化倾向于“明哲保身”,不主动面对问题,或者像老子那样,骑青牛出函谷关,逃避灾祸。这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多次的“顺民文化”和“逸民文化”,面对压迫时,人民更多选择忍耐或逃避,而不是抗争与改变。

三、基督教的回答:痛苦的意义与神的同在

与其他文化不同,基督教是“启示信仰”,其世界观告诉我们,痛苦不是神创造的,而是罪进入世界的结果,但神没有抛弃我们,而是亲自进入我们的痛苦。

1、痛苦的来源:罪带来的后果

“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从罪来的;于是死就临到众人,因为众人都犯了罪。”(《罗马书》5:12)

人的堕落带来了苦难,但神并不让人独自承受,而是预备了救赎之路。

2、神没有抛弃我们,而是亲自进入苦难

“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,背负我们的痛苦;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,被神击打苦待了。”(《以赛亚书》53:4)

基督教的神,不是冷眼旁观的神,而是亲自经历饥饿、贫穷、被羞辱的神!

3、神使用苦难来塑造我们,而不是毁灭我们

“他对我说:‘我的恩典够你用的,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。’所以,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。”(《哥林多后书》12:9)

痛苦不只是咒诅,而是神塑造我们信心的工具。

4、最终,神应许要除去一切痛苦

“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”(《启示录》21:4)

基督教给予人最大的盼望——苦难不是终点,荣耀才是终点!

赵晓评论:终极问题的思考与答案不仅影响生命,且最终影响文明。愿我们对于痛苦或苦难有正确的认知,抓住神的应许,仰望祂的恩典,建造中华文明。

Date 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因时间精力有限,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,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,推荐微信联系,谢谢理解!

微信客服

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

在线联系

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

在线提问

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